【110年度南島講堂】東部平埔族群的自我認同:里行部落篇

ImgDesc
東部平埔族群的自我認同:里行(ㄏㄤˊ)部落篇
#110年南島講堂成果分享 #南島族群紀錄片賞析01 #

本文作者:郭家銘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升大三〉

前言

在7/17(六)的南島族群紀錄片賞析活動裡,楊詠程導演和大家分享新完成的紀錄片《里行織網》,這部紀錄片為楊導演就讀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期間在田野地的觀察與見聞,並藉由《東部平埔族群的自我認同:里行部落篇》這個議題和大家一起探討居住於臺灣東部的平埔族部落所面臨的現況。

里行(ㄏㄤˊ)部落的緣起

里行(ㄏㄤˊ)部落位於花蓮縣富里鄉明里村,是一處匯聚平埔族、阿美族、客家人、閩南人等族群的土地。近百年前,有一群居住在臺灣西南部的平埔族人(西拉雅、大武攏、馬卡道)及北部的噶瑪蘭平埔族,因受到漢人競爭土地壓迫,只好遷徙到花東地區開闢新天地。定居於里行(ㄏㄤˊ)部落的各族群居民,歷經長期的通婚、交流,以至於現今大家無法很明確的定義自己屬於哪一支平埔族群。

族群歸屬與定義的困難

按照原民會登記原住民身分的標準,族人必須先有一個明確的族群歸屬(否則就統一歸類為平埔族)。對於這群不知道已經混了幾個族群血統的平埔族人們而言,定義自己屬於哪個族群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如果真的要明確的分類,是必會打散整個里行(ㄏㄤˊ)部落,使得部落無法團結,對於在部落內進行文化復振工作的人們而言,是一項很大的考驗。《里行織網》這部紀錄片,便是要大家探討論上述所遇到的問題。

讓部落居民共同參與活動

導演藉由《里行織網》這部紀錄片,讓觀眾看到不管是部落的耆老們又或是馬卡道文化復興協會理事長張俊偉先生,時常透過辦理不同活動的方式,讓里行部落內的居民能夠共同參與(尤其年輕人)。

馬卡道文化復興協會常在部落內主辦春酒、尋根活動(前往恆春的老埤部落、射麻里部落)、第一支以平埔族身份參加阿米斯音樂祭的部落、以及傳統服飾重構等等,部落耆老們也不斷地教導年輕人傳統的歌謠、舞蹈及如何舉辦夜祭,這些活動都是要藉著文化復振才得以傳承得下去。

放下手機一起學習

《里行織網》的片中提到一句話:「做文化百分之九十是想讓自己孩子過得更好」,部落內的耆老們知道這些文化不會帶壞小孩,也可以讓孩子們能放下自己的手機,好好的學習並瞭解自己的身分和文化,讓他們未來能夠留在部落繼續傳承這些文化。希望辦理這些活動能夠讓明里村民認同里行(ㄏㄤˊ)部落的文化,將來辦夜祭活動時,村民才會不分你我的一同幫忙,像是漢人辦媽祖生的活動般。

部落內的三個族群協會,做一樣的事

《里行織網》這部紀錄片也提到了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在片中馬卡道文化復興協會理事長張俊偉先生提到:「因為學界的分類(馬卡道、大武攏、西拉雅),讓里行部落內部劃分了三個不同的平埔族群,但是這三個平埔族群的不同協會卻做著同樣的工作。對於族群分類早已沒有明確定義的里行部落而言,這是一件好事嗎?是不是在里行部落以民族議會的方式來決策或做文化復振會比較好呢?」在大家普遍認為協會掌握著資源的情況下,是否能拋開協會,讓資源統整,聚焦大家的共識一起為部落的事物努力呢?

族群認同的困境

紀錄片最後提到族群身分類別的登記問題,對於現在里行部落的平埔族人而言,他們能登記的族群類別為「平埔族」,但他們可能始終不清楚自己具備平埔族中的哪一個族群身分別,也不確定具備哪一個平埔族群的文化,唯一確認的事情是自己擁有平埔族身份。

里行(ㄏㄤˊ)部落的族人們普遍身處一個中介狀態,說自己是漢人不對,但說自己是原住民又不完全正確,這也是為什麼紀錄片裡會提到:「做番比做人還辛苦」。在族群尚未明確定義出來的情況下,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的連結卻已逐漸消逝。這也是為什麼需要舉辦很多的活動,找回年輕人一起參與活動,讓里行(ㄏㄤˊ)部落的文化能夠持續地連結下去。

#110 年度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_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