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110年度南島講堂】以國際觀─重新探討蘭嶼文化及生態

ImgDesc
#110年度南島講堂02成果分享 #蘭嶼青年講師王浩
#蘭嶼自然環境與觀光議題

本文作者:江旻哲/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升大四)

110年度第二場次的南島講堂,於7月16日(五)晚間以線上活動的形式辦理,講題為《以國際觀─重新探討蘭嶼文化及生態》。講師王浩為臺東縣蘭嶼鄉的達悟族青年,今年剛從國立屏東大學原住民族健康休閒與文化產業學位學程原住民專班的,將要進入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深造。

王浩從大學時期開始對蘭嶼與原住民族群等議題投入熱忱與研究,曾於民國108年擔任臺灣代表參與UNITY美洲原住民大會進行文化交流與學術探討。在本次講座中,王浩以達悟族青年的視角,表述觀光產業對於蘭嶼的生態與文化如何造成影響,並以中美洲的小國貝里茲和新竹縣的泰雅族部落「司馬庫斯」為鏡,提出保護蘭嶼自然環境同時兼顧發展觀光產業及推廣蘭嶼傳統文化的策略。

講座內容分享概要

☼族語─乘載文化的載體

「族語,是原住民的身分證。族語在,原住民族就存在,族語不在原住民族就不存在」取自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

族語是文化的基礎,使用族語能夠解釋文化的脈絡與內涵,例如地名的命名原因或是祭典的文化意涵,若使用外來的語言,會以外地人的視角來解讀事物,運用族語更能以當地族人的視角解讀當地的事物。

♢族語─面臨的挑戰

從日治時期的皇民化運動、中華民國的國語運動以及現今的教育制度與社會環境使許多母語正面臨消失的危機。

達悟族語已進入脆弱的瀕危等級,根據王浩的自身經驗,目前許多30歲以下的達悟族人已無法完全使用族語進行流暢的對話,現今達悟族青年們只聽得懂一些單詞。

王浩分享他在屏東大學原民專班求學期間,想要學習達悟語時,因為族語教師的不足,而無法選修達悟族語課程,族語教學正面臨師資不足的問題。雖然近幾年積極推動族語教育課程,但族語學習面臨主流教育的影響,對於大多的原住民青年而言,縱使在國中、國小時期認真學習族語,但當面對未來升學時,族語並非考試的學習重點,必須分配時間投入於考試科目,使得族語學習的時間受到壓縮。

在現今的生活型態與社會文化,日常生活中能使用族語的機會缺乏,族語認證僅能在升學考試上幫助原住民學生,往後若原住民青年沒有再回到部落,日常生活中就很難有機會持續使用族語。

♤族語地名─文化與土地的連結

蘭嶼的達悟族文化與土地產生連結,族語是重要的橋樑。從蘭嶼的傳統地名中,可以看到其豐富的文化意涵,例如有個地方被稱為「魔鬼的巢穴」,這要從過往的達悟族先人與此地互動後之生命經驗開始談起。「魔鬼的巢穴」的地名寓意,便是祖先們想要提醒後人,那塊區域非常危險,希望族人們減少前往的次數,經過那裏時也要注意安全。

♧蘭嶼的「觀光地名」?

蘭嶼是國內旅遊著名的景點,王浩發現蘭嶼出現了許多因應觀光客而出現的地名,許多導遊會使用自己的視角去導覽解說蘭嶼的景點,例如:乳頭岩、觀音岩與靴子岩等景點,以景點的外型使用華語命名。

王浩認為這些景點擁有傳統的達悟族族語地名,外人不該依景觀的外型而隨意命名,族語的地名是當地居民與土地的連結產生具文化意涵的名稱,導遊應向觀光客導覽解說傳統的地名名稱與文化背景,能讓觀光客認識真實的蘭嶼。

☕司馬庫斯─推廣傳統文化

王浩以司馬庫斯為例,引用趙之良、徐霈馨、周碩雄(2010)《主與客的劃界:剖析司馬庫斯部落觀光發展中存在的真實性》做說明,認為位於新竹縣尖石鄉泰族部落「司馬庫斯」的原住民觀光產業十分出色,設立許多觀光景點,讓前來觀光的遊客們可以體驗泰雅族的文化。

雖然當代的司馬庫斯沒有持續過去的傳統生活,但司馬庫斯在日常生活中結合傳統文化的元素,例如:族服與表演,在發展觀光產業的同時保存傳統文化。更為重要的是,這是司馬庫斯部落族人自發性推動的觀光策略,沒有過多的外力影響,族人們達成共識一同執行觀光策略。

⚡各自為政的蘭嶼觀光業者

蘭嶼的許多部落擁有各自經營觀光產業的模式,王浩發現蘭嶼現今的觀光模式,便是旅遊業者迎合觀光客的需求,帶領觀光客前往觀光景點,如此一來觀光客們所看到的蘭嶼,有可能是觀光業者任意呈現的蘭嶼,而非蘭嶼居民眼中的人之島。

以蘭嶼潛水地為例,潛水地原先沒有任何的人造設置,但為了讓觀光客更安全的通行,設立人造步道提供遊客們行走,而改變了潛水地原先真實的樣貌。王浩認為觀光客應該看到真實的蘭嶼樣貌,而非刻意加工的「觀光島嶼」。

王浩期許蘭嶼的觀光業者應多加努力,達到部落間的共識,讓蘭嶼的旅遊業者一同執行,除了滿足觀光客的需求的同時,也要呈現蘭嶼的原貌。

🌍借鏡觀光勝地─貝里茲

貝里茲位於中美洲,鄰近墨西哥,國土面積約22,800平方公里,人口約408,487萬人。貝里茲擁有馬雅的考古文明、珊瑚礁的自然生態以及森林保護區,具備多元性的觀光資源,2019年貝里茲的觀光人口數量高達一百四十萬人,是個熱門的觀光勝地。

貝里茲約五成的國土是外國人所持有,那麼外國人添購大量國土會有甚麼影響呢?

在貝里茲,外地人購買土地主要是為了經營觀光產業,很有可能發生以商業為重,而忽略維護當地的自然環境。因此貝里茲於1990年代制定了觀光政策,限制遊客的數量、觀光景點的生態休息期、以及由在地人擔任導遊等規定。保護自然環境的同時,也增加了當地居民的就業機會,取得觀光發展與自然維護的平衡。

反觀蘭嶼,目前未訂定自然環境休息期等規定,蘭嶼的觀光景點能夠休息的期程僅在冬季的旅遊淡季;每當觀光旺季期間,造成蘭嶼觀光人潮超過環境乘載限制,對當地居民和自然生態產生極大的影響。

王浩提到,蘭嶼的六個部落在經營觀光產業賺取利潤的同時,應顧及蘭嶼自然環境的維護,或許可以參照貝里茲發展觀光產業的環境規定,自發性制定規定並遵守執行。同時也呼籲公部門,可以建立蘭嶼六個部落協商討論的橋樑,協助部落間達成共識,制定政策,輔助推動自然環境休息日等規定。

在蘭嶼從事觀光業的業者,大部分並非蘭嶼當地居民。對於外地的業者而言,蘭嶼也許只是他們經營民宿賺取利潤的島嶼,但對於蘭嶼的當地居民,蘭嶼是達悟族人們一輩子的家,觀光產業所產生的環境成本,最終會由留在這塊島嶼生活的「當地居民」所承擔。業者在追求蘭嶼的觀光效益時,應該考量這座人之島的未來,在發展觀光與環境維護中找到平衡點。

🌍王浩的呼籲:觀光客應以不影響蘭嶼自然環境的方式觀光

根據新聞報導,2020年的七月與八月湧入合計約7萬人次的觀光人潮,而蘭嶼當地達悟族人口約莫四千多人,觀光人潮大量的湧入,影響當地族人的日常生活。王浩建議觀光客前來蘭嶼觀光的樣態應是:「觀光客來到蘭嶼放鬆旅遊,體驗當地豐富的達悟族文化,但是應以不影響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為前提」。

許多人好不容易來到蘭嶼,主要是為了參訪觀光景點,但蘭嶼文化是非常精彩豐富的,值得放慢腳步體驗。可惜的是多數遊客仍抱持「一生僅來一次旅遊的心態前來」,不太會有保護蘭嶼環境的意識。

從前,蘭嶼的周邊海域可見許多美麗的珊瑚礁、貝殼及蘭花,但在觀光客數量增加後,貝殼、蘭花、珊瑚礁的數量卻日漸稀少。當觀光客將蘭嶼視為前來觀光一次的旅遊勝地,就很難顧慮到蘭嶼的生態永續保育,任意將生長在這島嶼上的貝殼與蘭花當作紀念品帶回家。

🔎王浩提出改善蘭嶼觀光的四階段策略

💸1.文化加值

舉例來說,景點的解說可以加入對於傳統文化的解說,像是族語地名的由來與文化內涵,讓遊客參訪景點時,不再只是蜻蜓點水式的觀光,還可提高旅遊的深度與品質。

蘭嶼的特產店販售許多不是產於蘭嶼的產品,例如:飛魚餅和地瓜酥等等,這些產品主要由漢人與外來工廠進行加工製作,並非由當地人進行的文化加值產品。

文化加值應該由當地居民進行才具意義,如果由外地的商人主導文化加值,那麼賺取的利潤最後也不會回歸蘭嶼的土地及推動環境保育,也很難改善當地居民的經濟環境。

📘2.開設導遊教育課程

蘭嶼現在有許多外來的導遊,王浩希望設立導遊培訓教育課程,課程內容以介紹蘭嶼的傳統文化為主題,期望導遊在導覽解說時,可以多多講述蘭嶼當地的文化,而不是只帶觀光客遊歷景點。

📆3.制定明確的規定─蘭嶼環境休息日

期望公部門與蘭嶼各個部落協商討論,制訂明確定且完善的旅遊規定,讓蘭嶼的自然環境擁有休息的時間。在一年中的特定時期,減少遊客數量或是禁止開放參訪,雖然在執行上可能會有許多的挑戰,仍是期望公部門與在蘭嶼生活的人們可以為維護蘭嶼的自然環境而共同努力。

✈4.推動深度文化旅遊

減少蜻蜓點水式的景點參訪,同時提高觀光客前來觀光的金錢成本,將旅遊品質提高,進而降低觀光人潮,提供環境休息回復的時間。觀光業者也要提供更好的旅遊品質,以深度文化體驗為觀光內容,如此一來觀光客將有更美好的旅遊體驗,同時還可維護蘭嶼珍貴的自然環境。

#110 年度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_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
瀏覽數: